在會議系統(tǒng)中選擇哪種會議話筒最好用?
眾所周知,在參加會議或者進行演講時,很多人都曾被話筒偶然的嘯叫與模糊不清的擴聲所攪擾過,那么在構建會議室擴聲工程時要如何挑選話筒,并進行合理的使用呢?
常見的話筒類型包括:
? 鵝頸話筒
? 槍式話筒
? 線性陣列話筒
? 全指向界面話筒
? 半心形指向界面話筒
這些話筒的技術參數文件里有大量的術語和關于拾音模式、分貝數和頻率響應的說明。但是,這些參數并沒有考慮到環(huán)境因素。如果你不是一位音頻專家,這些參數幾乎無法讓你了解到某一特定類型的會議室話筒在你的會議環(huán)境里將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
會議室話筒的6個性能
所以,我們先拋開所有令人費解的技術行話,通過一些圖表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分析一下會議室話筒的6個性能。
1、環(huán)境噪聲免疫
老實說,如果你用耳機聽一下會議室里的環(huán)境噪聲,你會感到驚訝原來竟然有這么多噪聲:紙張沙沙作響、椅子移動、筆跌落、咖啡灑出……空調和投影機風扇也不安靜。

如果會議室話筒能夠精確地拾取講話者的聲音并忽略所有其它噪聲,會議室里的語音清晰度將大大提高。
要意識到,這對有同聲傳譯的會議來說尤其重要。如果你的話筒系統(tǒng)拾取了太多房間噪聲,譯員會被逼瘋的,他們的工作將很難進行。
2、系統(tǒng)噪聲
除了環(huán)境噪聲,系統(tǒng)也會產生噪聲。每個電子電路都會產生噪聲,只是有些多有些少。

會議系統(tǒng)對系統(tǒng)噪聲的處理能力取決于話筒類型、電路的設計工藝和所用元器件的質量。
需要知道的是,噪聲越多,聽覺體驗越差,這是緊密連接的關系。
3、聲音自然
一個精心挑選的會議室話筒系統(tǒng)可以提高語音清晰度,使開會變得更輕松且不那么令人厭煩。參會代表們不再需要提高嗓音,就能讓坐在會議桌對面的人聽清自己的話語。

然而,如果會議時間比較長,還要求從系統(tǒng)出來的聲音必須聽起來自然、平衡。高頻聲音要受到良好控制且頻響均勻,而低頻聲音則應當聽起來溫暖卻不過度。同時也不能拾取過多的由房間聲學環(huán)境引起的混響聲。
聲音不自然的系統(tǒng)很快就會讓聽者感到不愉快,并引起聽覺疲勞感。
4、活動自由
如果講話者在發(fā)言時扭頭轉向坐在他旁邊的人,會發(fā)生什么?如果他一時興起,從座位上站起來繼續(xù)講話呢?如果講話者非常放松,背靠著椅背坐著呢?

會議室話筒必須要能處理所有這些情況:講話者與話筒之間的距離變了,而且他說話時的朝向也變了。有些類型的會議室話筒對這些變化條件的處理會強于其它話筒。
5、語言私密度

其實,假如你正在聽某個人的發(fā)言,突然也聽到他旁邊的人和別人交流的聲音,這是非常令人討厭的。你肯定可以想象到,這也是非常令人尷尬的情形。
話筒的指向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發(fā)言者的聲音與所有其它聲音的“隔離”程度。
6、美感

如你所見,對于哪種話筒最好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它取決于具體的應用,而且你的話筒使用體驗對你而言更重要。
|